要考國考公共管理的同學,申論題的技巧看這篇!
壹、申論題準備與寫作技巧
申論題的準備要領為熟讀課本內容,確實瞭解每個理論或議題的前因背景、內涵 主張與評論影響,經個人消化統整後,再用論述格式表達出來,其準備方法、具體要 領與格式說明如下:
一、申論題準備方法
申論題主要是在評量考生學習後的組織、整合、評論、應用與解決問題之能力,為培養上述知能,應重視下列準備方法:
(一)概念釐清:公共管理為一科際整合性理論學科(包括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內容綜合而成),內容豐富,論述多元,意涵複雜不易完整瞭解,因此概念釐清即為重要課題。
(二)架構建立:公管內容龐雜,想要完全掌握與記憶,非得靠有系統之架構輔助不可,架構有如行路地圖與樹之骨幹,如欲避免瞎子摸象,掛一漏萬,平時應建立完整的學科架構體系與各章的綱要表解。
(三)推理聯想:公管為一客觀、理性與兼具實用性、邏輯性的學科,研讀時可用演繹方式逐步推 論相關內容,並可將時事實務與理論主張相互印證,切勿完全死記背誦。
(四)製作重點摘要或筆記:
1.每一科目資料甚多,如能在平常研讀時逐步製作各科目重點摘要,筆記製作可節省考前複習時間,惟製作筆記較為費時費力,故宜持之以恆,方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2.筆記內容宜針對各章節命題重點,分別列示各主題的基本意涵、主要標題、不同版本說法與相關評論。
(五)自我檢驗與題庫演練:
1.自我檢驗:平時閱讀過程中養成「自言自語」的習慣,針對已讀過之某項主題或章節進行口頭陳述,並自行舉出實例印證理論內容,只有在你能夠以自己的話語流暢且富有條理的講述清楚時,才算是真正的瞭解與記熟了。
2.考古題題庫演練
(1)歷屆試題(考古題)為基本分的掌握與自我檢驗的最好來源。歷年的考古題是考試科目的命題重點、命題轉變及命題的趨勢等精華與重要方向所在。
(2)目前各項國家考試有一項不成文的慣例,就是最近三年考過之申論式試題不得再考。如果,在考前複習時一看到歷年的考古題,就知該如何回答(答題之重點所在))則離「金榜題名」不遠矣!
二、申論題應答要領
(一)審題:
1.瞭解題目及其所問意涵,切勿答非所問
「答非所問」是作答時大忌,故不要因緊張而慌了手腳,看不清題意;同時要思考題目所問之真正意涵以及閱卷老師所希望看到的答案為何。
2.答題前應先思考題目所屬領域,並可預先擬定答題大綱 答題前不要急於作答,應先初步閱覽全卷,可以利用3至5分鐘,思考題目出自哪一單元並將欲作答的要點以重點或大綱方式稍微簡列在題目卷上,如此作 法可免除作答時因慌亂而失去原有的答題水準;同時透過要點可協助建構答題 內容,提高答題完整性及周延性。
3.作答內容時間需分配均勻,並切實掌握作答時間,由於每題所佔分數都一樣,切勿在某題上花太多時間與太大篇幅作答,造成後面題目來不及應答。因此,每題題目都應預先分配好時間且內容盡量平均分配,始能在所要求時限內完成作答。如有兩題申論題型,一題約兩頁半為原則,如有四題申論題型,一題以一頁半為原則,但每題不宜過長,否則時間不夠。
(二)大題小作、小題大作
1.有些申論式試題題目涵蓋範圍很大,如:回顧行政學理論在近三十多年來的發展,其學說匯集成為三大主流:新公共行政、黑堡宣言、新公共管理。試分別就其發展背景及主要論述觀點說明之。本題如果不採「大題小作」的方式作答,那用全部考試時間寫這一題都不夠,此即造成前面所言考生難以控制 考試時間之主因。遇此情形,只能將各有關重點列出,「提綱挈領」並稍加說明即可;
2.若題目範圍很小時,如:試申論「新公共服務」的核心概念。則宜採「小題大作」的方式作答,即所謂「加料作答」」,凡與題目所問重點有關者均得加以補充(如背景,理論基礎,影響啟發等),儘量充實答案之內容,爭取高分。
(三)段落分明,俾使重點一目了然參見答題格式單元,此要領需平時從事理論梳理、思考、辯證、不斷演練與矯正錯誤方能達成。
(四)多元論述,凸顯個人答題特色,爭取高分申論題的作答「並無正式標準答案」,答題時除了掌握申論基本格式外,必須針對題目提出個人獨特見解,旁徵博引、具深辟獨到的看法,吸引閱卷教授的注意,爭取較高分。
三、申論題應答格式
申論題應答技巧與格式為奪取高分之關鍵,所謂申論即作文,應具備特殊格式(如 作文的要求起、承、轉、合)。據此,建議最佳答題方式為─四段論法;即「破題」、「標題」、「申述」、「結語」四者。茲分述如下:
(一)「破題」:敘明題意,解釋名詞
1.以最簡潔之字數將題旨重點表達,並說明題目所問概念或理論之源起與重要 性,進一步對題目中之專有名詞稍作解釋,約三至五行即可,篇幅毋須過大。
2.寫作內容建議:
(1)簡要說明概念或理論的起源背景與意涵。
(2)簡要說明概念或理論的重要性。
(3)引述名人名言與題目相關課題的話。如:
①史特勞斯(Strauss)曾謂:「現代人必須生活在現代科層制度的巨靈之下,問題不是如何將它去除,而是如何使它馴服。」
②韋伯(M.Weber)曾說:「在現代國家中,真實的政府之所以發生效力, 既不在於國會的辯論,亦不在皇帝的敕令,而實繫於日常生活中行政事務 的推行,這等事必親自操於公務員的手中。」
③瓦爾多(Waldo)認為:「公共行政如一門醫學的專業,應學習醫學講究醫術與醫德。」
3.段末可用:茲依題意分述如下、茲分析說明如下。
(二)「標題」:
綱舉目張,清晰簡潔,分段格式 標題部份為答題核心,將你對該題目之瞭解或先前已背誦之標題重點列示。作答時最忌一下筆就從第一行寫到最後一行,期間全不分段,因為此種寫法會讓閱卷者難以看出答案的重點,要領原則計有:
1.建議要將標題寫得跟書本內容一樣,此部份為閱卷委員評分重點。
2.建議將「主標題」獨立成行,以增加清晰度且應注意標題格式有一定之寫法。 注意,「,綱舉目張」為本段落之重點與基本要求。
一、-------------------------------------------------
二、-------------------------------------------------
(一)---------------------------------------------
1.-------------------------------------------
2.-------------------------------------------
(1)---------------------------------------
(2)---------------------------------------
(二)---------------------------------------------
3.針對題目所問問題,就應有相關標題答案。亦即題目所問每個問號即一個子題。
(三)「申述」:
勿太繁瑣,多舉例證此段即為標題之內容申述,內容毋需太多,用自己的話語將標題意涵加以簡要說明即可,建議可用「標題化」與「舉相關例證」方式書寫,重點在於標題內容之解釋與發揮。亦即如果每一條內容超過兩三行以上,則建議加上標題,以利閱卷 時重點的掌握。
(四)「結語」:綜合補充,評論批判
1.結語部份與破題類似,先用簡短語句將題旨要點綜合敘述一遍,如果有把握或程度佳者亦可自行加上一些評論(批判)或其他相關學者論述之補充,則分數會更高。如再能運用名家、名言、名著的內容論述做結尾者更佳!
2.可運用的寫作內容方向:補充、比較、評論(優缺點,影響)、批判(理論限制,改善修正之道、未來 改革方向)
3.段首可使用:綜上所述、職是之故、綜上而論、總之、準此…等開頭。
公共管理上課使用筆記(購買函授課程才有喔)
配合使用教材:講義、課本
金榜函授線上免費資源: